什么是海綿城市?海綿城市指的是我們的城市可以像海綿相同,在面臨環境改變和天然災害時有杰出的“彈性”,在雨地利吸水、蓄水、滲水、清水,需求時再將蓄存的水“開釋”并加以使用。海綿城市建設應遵從生態優先等原則,將天然途徑與人工措施進行結合,在確保城市的排水防澇安全的前提下,最大極限的完成雨水在城市區域內的積存、浸透和凈化,促進雨水資源的杰出使用和生態環境的維護。建設“海綿城市”并不是要推倒重來,徹底替代傳統的排水系統,而是對傳統排水系統的一種“減負”和彌補,最大程度地發揮城市自身的作用。在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,應統籌天然降水、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統性,和諧給水、排水等水循環使用各環節,并考慮其復雜性和長期性。
依據財政部網站音訊,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名單正式公布。依據地區得分,排名在前16位的城市分別是(按行政區劃序列擺放):遷安、白城、鎮江、嘉興、池州、廈門、萍鄉、濟南、鶴壁、武漢、常德、南寧、重慶、遂寧、貴安新區和西咸新區。國家住建部6月10日下發文件把三亞列入城市“雙修”、地下歸納管廊和海綿城市的試點城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