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孝婦河黃土崖段歸納整治項目現場,赫然呈現了幾個彩磚鋪就、造型特別的暫時停車位。這可不是普通的磚,而是新式生態陶瓷“透水磚”。
在現代化的陶瓷“透水磚”生產車間,咱們能夠看到流水線上,作為質料的廢舊地板磚經過粉碎分配,限制成型,然后由機械手抓取送入輥道窯,經過1300℃的高溫燒結,一塊塊“透水磚”魚貫而出……
有人還做了一個實驗:他拿起一塊磚,往上倒水。瞬間,一瓶水悉數“喝”進磚體內。“就像一塊海綿”他說,“下雨時,一平方米的磚可吸收20公斤水,喝飽后往地下滲。平時經過蒸騰可增加空氣濕度,還能吸附霧霾顆粒。”
據了解,國務院2015年印發《關于推動海綿城市建設的輔導定見》,“透水磚”成為國家大力推廣的新式生態建材。廣州萬信應時而動。
“透水磚”能夠讓城市變得會“呼吸”,緩解城市“熱島效應”。